时间:2023-05-19 01:41:13 | 浏览:115
星巴克“中杯歧视”终于激怒数百万中国网友!
这几天,一篇题为《致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公开信:什么时候才不觉得中杯顾客无知或愚蠢?》在朋友圈刷屏!这篇文章目前是50万+ 阅读量、5400个点赞、后台留言3000多条!
微博上大V转发、数百万网友的疯狂吐槽,看来大家都忍了很久了。
事情是这样的,杭州消费林国童,在星巴克杭州双城国际店购买中杯咖啡时被星巴克店员彻底激怒:
“你确定是中杯吗?”
“是!”
“中杯是我们最小的杯型喔~~”
“是!”
“有一个8折购买蛋糕的机会。。。”
林国童称自己是星巴克 6 年的忠实顾客,而且还是金卡会员,但他点了 6 年中杯,但每一次点的时候还是会被重复询问、低端推销,甚至都有心理阴影了,消费体验非常差!
“我已经有轻度心理障碍了,怕你们的店员又怀疑我的杯型选择。”林国童在公开信中说。
以下为林国童致星巴克中国CEO的公开信:
(篇幅原因,略有删减)
《致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公开信:什么时候才不觉得中杯顾客无知或愚蠢?》
王女士:
下午好!
我是一名星巴克(Starbucks) 忠实顾客,2012年开始成为星享金卡会员,谢谢你们。
生活在杭州,目前每周有机会出差到全国各地,路过你们不同城市的门店,只喝中杯咖啡,多点当季新品,偶尔买焦玛。
你们有一流会员管理系统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我几天前刚下载,这是我手机上唯一实体企业APP。
今天上午11点半,我在星巴克杭州双城国际店。
已经有轻度心理障碍了,怕你们的店员又怀疑我的杯型选择。但这次,我毕竟把金卡和储值卡都装在星巴克APP,他们该当我是个老顾客吧?
我说中杯。他“热情”反问“你确定是中杯吗”,我说是。他“笑”着补了一句“中杯是我们最小的杯型喔”,我说是。他又开始按例推荐“有一个8折购买蛋糕的机会”。我无奈一笑。他训练有素。
等我拿到咖啡入座,背后传来新一阵此起彼伏的中杯怀疑,我转身看时,有位男士被问得为难,说好吧,中杯变成了大杯。
对,有用。可是,傲慢。
我曾问过四家店,店员说“中杯是卖得最好的杯型”,那就是这四家店里多数顾客需要的杯型。你有系统内全国乃至全球数据,你说呢?
几百次,近千次来到你们的门店,我只想喝一杯中!杯!咖!啡!不是非分之想,为什么要这么费劲?你们明明是一家了解顾客的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顾客数据,为什么大陆门店对所有顾客的中杯购买提示都这么重复粗暴?
当我作为没办理/没带卡顾客、普卡会员顾客、金卡会员顾客、手机绑定金卡会员和星享储值卡用户时,听到一模一样的反复提示,唯一区别只是各店员姿势、腔调不同罢了。
六年来,只见你们店员大杯推销愈演愈烈。
她们仿佛让我觉得自己是无知或愚蠢的——我成年,无明显智障,有幸买过你们几百上千杯咖啡,是金卡会员,去过你们上百家店,还会分不清中杯就是最小杯,会看不到你们形同虚设的杯型装置?(实际上,还存在一种小杯?即short杯,又称为儿童杯。店里不会摆和说)
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中杯烦恼,很快引发近百人响应——只有一个人喜欢大杯,其他人都不喜欢你们不厌其烦地让她们从中杯改成大杯。
可是我宁愿相信,无论怎么初级的店员,只要公司KPI和培训中突出对顾客的尊重,科技星巴克和收银台星巴克是可以在线的,国际星巴克和大陆星巴克是可以在线的,就不会再把五年金卡会员当第一次来店的顾客(我上午激动发得快,还以为自己只是3年金卡)。
所以问题不在门店。在公司制度和策略,在高管,是你们让门店童鞋装作所有会员数据都睡着了。
我是一名喜欢星巴克的忠实顾客,你是星巴克中国区第一负责人,我喜欢和忍了你们六年,今天要一份回馈。
我最早听到的星巴克咖啡美丽传说是一个他乡遇故知故事。一个美国青年,来到中国,发现有星巴克咖啡门店,他马上扑倒在地,亲吻了店槛。那是热恋般的喜爱。
如果有一天,也许明天,也许十年后,当我们再次走进星巴克中国门店,店员可以不怀疑我的杯型选择,甚至首选推荐是中杯,不知道我会不会流泪。
祝冬安!
杭州顾客林国童于双城国际店
2016年11月13日星期日
还记得被逼无奈,疯狂打脸的老罗么!
罗永浩:不要把消费者当傻X !
哼哼,还是我赢了~
罗永浩打脸视频完成版+老罗亲自解说
这次,罗永浩也转发微博再次怒批星巴克!
星巴克官方回复略显傲慢
14日晚,星巴克用电话、邮件方式给林国童回复,表示将提升服务水平,为喜爱星巴克的顾客提供与众不同的星巴克体验。
星巴克在回复中解释,门店日常运营中,为确保顾客杯型选择准确,有时会再次与顾客确认。林的来信让星巴克看到,在确保每位顾客满意度方面要做更大努力,包括加强对门店伙伴的培训。此外,如何为林先生这样的忠实顾客提供更准确、高效的个性化服务,也是要在技术和执行层面进一步加强的,星巴克将加强对星享俱乐部(会员)系统的升级和完善。
服务员一个升杯提醒
星巴克每年可以多赚 6000万
为什么中杯是星巴克最小的杯型?
要不要加 3 块钱升个杯,加 6 块钱升超大杯?
中杯其实是咖啡最适合的杯型。但是为什么喝一杯星巴克咖啡会这么麻烦?中杯到特大杯,依次以3块钱的差价递增。还有很多专家分析,都告诉消费者,买大杯最划算。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喝完大杯型的咖啡,又有多少人是为了避免麻烦而不得不买大杯呢?
星巴克的杯型设计和服务员友善的提醒你“只需三块钱”就能升杯,都是诱导消费者选择“bigger”。服务员乐此不疲对杯型的解释,除了怕一起消费者误会外,其实也是门店的培训内容之一,主要是提高单个客人消费的客单价。内容包括:建议客人购买更大杯型,搭配点心或饮料,以及推销会员卡。
据人民网报道:星巴克一个升杯提醒能增加营收6570万!每家店每天的客人数量在300名左右,推荐成功的比例大约为10%。也就是30名客人会改变初衷,增加消费金额。如果按照每个客人都是增加最少的升杯消费(3元)来计算,一个门店一天的销售额能增加90元。星巴克公开信息称,2015年在中国的门店超过2000家,按照这个数字推算,光这一项,星巴克一年就能增加营业收入6570万元。
星巴克、苹果手机背后的逼格营销
邦哥身边有个美女好友,每个月要花掉两千多块钱买星巴克。可怕的是,每一杯都要拍照发朋友圈:快看我在星巴克用着苹果电脑,喝着咖啡。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她都给自己贴上了白富美的标签。
知乎上有人吐槽问:喝星巴克是步入上流社会的标志吗?
神回复:喝星巴克不是步入上流社会的标志,但却容易让人产生生活在上流社会的错觉。
苹果、无印良品、优衣库这些“廉价的奢侈品”都有这种功能。苹果、星巴克并不算奢侈品。它们只比同类品牌稍贵,贵的那部分就是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品牌溢价。
这些品牌是如何潜移默化的占据消费者心智的?
1、降低产品的认知门槛,提高消费者决策效率。星巴克等品牌将产品的功能高度集中:对比与其他咖啡馆动不动就标上咖啡产地、烘焙技巧,星巴克从不搞这些花样。它过滤掉了大多数人不感兴趣的信息,减少消费者的抵触心理,将最简化的信息呈献给消费者。
这样就极大提高了用户的决策:需要上网听音乐就买Air,需要办公就买Pro,想喝咖啡就去星巴克,而不是去所谓的精品咖啡馆,看着一堆乖名字搞得心虚。
2、大LOGO等强辨识度设计,满足用户装逼需求。星巴克杯子上的女神头像,苹果机上的logo,宜家开创的“宜家风格”,无印良品的“性冷淡”风格等,这些品牌都有清晰的风格和极强的辨识度。王菲等明星总会被抓拍到手里拿着咖啡。
无论产品更新迭代,高辨识度是消费者愿意付钱的重要原因。如果你不能让人一眼认出你端着一杯星巴克,如果你不能让别人一眼知道你用的是苹果,你是否会少了很多消费欲望?这就是为什么每次苹果发新机,功能不太变只是颜色变了也会有那么多人买。
3、善于给用户脑中植入“我贵,有我贵的道理”的错觉。商业黄金地段开店、高逼格大手笔的广告、重金打造品牌文化、费尽心思的包装设计,都让用户觉得,这个确实跟别家的不一样,这是大品牌的品牌溢价能力。
4、这些品牌擅长制造话题,让消费者义务、主动宣传。他们擅于利用传播理念,花费心思惊心设计的产品,却不告诉消费者使用方法或对设计细节只字不提。表面上是一种暴殄天物,其实是把发现、交流、传递的快感留给消费者。他们只负责制造话题,让消费者做义务的宣传员。
18小时就要在中国开一家新店
疯狂扩张背后是失去初心?
星巴克在中国的主题词只有一个:疯狂开店!
1999年1月,星巴克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的首家门店开幕。2000年,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正式退休。星巴克开始大量扩张,在之后的几年里不断扩建门店。仅在中国,星巴克的门店数量从2011年的400多家增长至今天的2300多家。
今年,巴克中国区总裁王静瑛升任中国区CEO。她扬言,要在 2021 年之前让星巴克在中国大陆超过 5000 家门店。要完成这个小目标,星巴克需要 18 个小时就新开一家店,每年新开 500 家。
星巴克在极速扩张的过程中,失去了其创始人舒尔茨在最初赋予星巴克的使命:激发和孕育人文精神。
为了数据与KPI而追求成长是一种病!当这种病成为公司领导者追求的工作目标时,盲目的数据增长将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指标。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就是企业逐渐迷失,失去初心。
其实在星巴克刚上市时,霍华德·舒尔茨曾经说过星巴克永远不会出售食品,因为星巴克是咖啡公司,而非连锁餐馆。但现在他在美国顾客体验已经被诟病为和麦当劳差不多。
是的,星巴克和麦当劳可能正变得越来越像——以快餐的速度满足消费者的餐饮需求。星巴克早已不是最初的那个星巴克。
网友评论:
文案高手小马宋教你
如何用星巴克的套路,逼死星巴克
小马宋走进了星巴克,他想点一个中杯咖啡。
小马宋:你好,我要一个中杯。
店员:你好,中杯其实是我们最小的杯哦。
小马宋:我要一个Grande Size。
店员:好的,这是您的咖啡,50块。
小马宋:你好,给你50块。
店员:可这是20块呀。
小马宋:你好,20块其实在我这里就叫50块哦,你们的50块在我这里其实叫100块你明白?你确定是50块还是100块?
店员:……
星巴克?是不是那个能喝咖啡的照相馆!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自五月传出消息以来,美国时间8月28日,雀巢和星巴克正式宣布完成交易,雀巢以71.5亿美元收购星巴克零售咖啡业务,永久性授权雀巢在全球范围内星巴克咖啡店之外销售星巴克零售和餐饮产品。根据官方网站消息,该协议涵盖了星巴克的包
喝咖啡原本是异国他乡的一种日常饮品生活习惯,最为常见的就是速溶咖啡,其价格比较亲民也较为大众口味,早上咖啡搭配面包,一整天都会精神抖擞。早些年咖啡文化刚进入中国市场后,因为新颖,确实让喝咖啡成了一段时间的潮流。而在中国人眼里还是比较钟爱饮茶
文章来自站内生活家 10110hhh之前看了一下zdm以及一些公众号里关于信用卡喝星巴克的各种攻略,发现如果要天天喝星巴克的话,全套操作大概需要办理十几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有一些卡还是比较高端的。个人感觉天天喝星巴克的情况得看人,但为了星巴
一说到星巴克,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吧,毕竟它在全世界都非常的有名。星巴克是美国的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也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旗下零售的产品就有三十多款呢,而且都是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还有很多新鲜美
昨天,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一则消息刷屏?星巴克致癌?就是你知道的那个星巴克就是你知道的那个癌症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缘起于3月30日,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的一则报道——美联社报道称,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裁决,星巴克和其他几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
每经编辑:黄胜据北京日报,近日,北京街头出现不下车沿街取咖啡服务。用户点单后途经店铺时不用下车,摇下车窗就可以从路边等待的店员手中取走咖啡。据了解,这是高德和星巴克联合推出的咖啡沿街取服务,用户在导航规划的同时可以在地图上选择最顺路的店铺下
8月8日,雀巢宣布与星巴克结成的全球咖啡联盟正式发力中国市场,面向中国消费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Starbucks At Home)”系列产品,以及为店外饮用场景提供的 “星巴克咖啡服务(We Proudly Serve Starbu
星巴克“中杯歧视”终于激怒数百万中国网友!这几天,一篇题为《致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公开信:什么时候才不觉得中杯顾客无知或愚蠢?》在朋友圈刷屏!这篇文章目前是50万+ 阅读量、5400个点赞、后台留言3000多条!微博上大V转发、数百万网友
(文/童洁 编辑/马媛媛)星巴克近年的口碑正急速下滑,屡因过期食材问题、发放优惠券又收回等操作翻车。 近日,星巴克于抖音平台出售“0.01元2杯馥芮白”咖啡券,获得超90万单的销售成绩。但是,当部分消费者抢到优惠券尝试兑换的时候,却发现该优
3月21日,星巴克中国与高德宣布推出“啡快·沿街取”服务。用户在驾车出发前,使用高德地图导航,即可在“顺路搜”中选择“沿街取”服务,向系统推荐的沿途星巴克门店点单;在用户到达门店附近的临时停车点时,只需打开车窗就可从星巴克咖啡师手中接过咖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陈文中k一、从星巴克说起如果说有人请你喝咖啡,你会首先想去哪里?你很有可能第一时间会想起星巴克,你大脑对星巴克的印象,就是他的门店,——开在市区高档写字楼、或着大牌林立的购物中心,宽敞开阔的门店,醒目的美人鱼招牌,
11月23日,#星巴克被曝抖音0.01元抢券不兑换#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关注。0.01元就能买两杯咖啡星巴克:为内部测试链接据央广网报道,23日有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反馈,星巴克近日在某平台推出0.01元购2杯馥芮白咖啡券团购活动,卖出9
街头巷尾的星巴克咖啡店里面,端着咖啡,前面放着亮着苹果LOGO的笔记本电脑再拍照发微博的人比比皆是,而从2015年3月开始,这些人的笔记本电脑将会逐渐变成新的,更轻更薄的,12寸屏幕的新MacBook,只可惜这新款的LOGO不会发光了。言归
经常泡星巴克的人应该对他们家的产品不是特别陌生吧,什么时候有新品售出,应该都是第一时间知晓。。这不,作为星巴克控一员,最近在instagrams又看到台湾的Starbucks将日本最受欢迎的抹茶及原味布丁引进台湾。另外,还推出了6人装的「S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言 新茶饮赛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来自云南的区域茶饮品牌“霸王茶姬”选择逆势扩张。近日,霸王茶姬宣布,将在今年12月新开205家门店,全球总门店数已达到1050家以上。壹览商业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开店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