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8 21:38:34 | 浏览:84
又一家餐饮品牌出事儿了,这次“居然”是星巴克!
这两天,星巴克被曝使用过期食材,连上热搜!
“食材过期后做成多款畅销饮品继续售卖;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这恐怕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2年来第一次“大翻车”!
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内地20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5300家直营门店,是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咖啡连锁之一。
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被称为餐饮业“食安天花板”的星巴克竟因食安乱象登上了热搜,事后其傲慢的道歉方式,更是令人震惊!
星巴克,要跌下神坛了。
壹
咖啡,已经成了很多现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各种创意新颖的花式咖啡,也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要说到花式咖啡的品牌。
星巴克 ,算得上头牌范儿,很多人亲切地称它“星爸爸”。
然而不查不知道,暗访吓一跳。
前不久,有媒体记者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门店频繁触碰食品安全的红线:
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
此外,上述门店还存在着用擦垃圾桶抹布擦咖啡机、吧台等物品,且未将该毛巾丢弃,而是继续使用等卫生问题,并且其“飞行检查”也只是流于形式。
上述乱象并非偶发,在利益驱使和监管疏漏下,有些门店奉行着食品安全的“潜规则”。
好家伙,没想到你星巴克浓眉大眼的也做这种事!连抹布都这么省,别的问题可见一斑!
更令人惊讶的是,星巴克的反应居然先是震惊,然后在监管介入后才道歉:
当日中午,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回应称,对此深感震惊,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
“无锡市场监管” 12月13日晚发布公告,针对媒体曝光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有“更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当日立即组织工作专班全面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不久后,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再度做出回应,确认违规行为存在,为此致歉,表示已于第一时间采取了所有门店全面自查、组织重新培训、增加内部及第三方检查频率与范围等6项举措。
贰
两家星巴克门店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
虽说,在饮品行业频频爆雷的背景下,类似食品安全丑闻早就不算新闻了,但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星巴克身上,并且充满“人为”因素,还是让许多人颇感意外。
对此,网友的反应最真实:“贵就贵吧,你还乱来”;“ 本来就卖得不便宜,怎么好意思这样操作”;“ 以后不会再喝了!”
值得一提的是,事发后,星巴克方面迅速关闭了那两家门店,反应确实敏捷,但首次回应中的切割之意来得太明显:先是称“深感震惊”,接着仍不忘自我夸耀——“进入中国市场22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安全问题坚决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所谓的“金标准”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另外,星巴克方面的“震惊”未免让人有些震惊。
星巴克自身定位是“多数人买得起的奢侈品”,主要面向全球白领阶层。从1971年西雅图起家算起,前后折腾了40多年,终成世界级咖啡巨头。
2018年,星巴克市值逼近千亿美元,2019年,征服全球76国开出3万多家店,和麦当劳一样遍布全球,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1999年进入中国后更是吸粉无数,尤其一二线白领们非常好这口,为了抢个星巴克的杯子,甚至发生过咖啡店门口搭帐篷的事......
数据显示,在国内现磨咖啡赛道,星巴克无论品牌度还是饮用率都是第一,常年把老对手COSTA压得没脾气。
叁
据了解,星巴克目前在中国内地200多个城市开设了近5400家门店,拥有近6万多名星巴克伙伴,还在其官网上给出承诺:“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制定并严格执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标准。
伴随品牌效应而来的“高品质预期”也成了它的重要获客法宝。
星巴克在进入中国后发展可谓“飞速”, 而中国也成了星巴克全球仅次于美国本土的最大市场。
星巴克2021年财报显示,2021财年星巴克在中国的净收入为36.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2.29%,开业门店数达到5328家,在上一财年净开店数就达到654家。
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巨头,星巴克和其他饮品企业不同,星巴克没有加盟店,国内5000多家门店都是直营门店,直营店出问题,更加难辞其咎。
没想到,连星巴克这样的巨头都沦陷了!
同时也不免让人产生疑问:存在此类乱象的,果真就只有无锡这两家门店?
潜规则不是第一天存在,也不是第一次爆出,殷鉴在前, 星巴克对问题再现表示“震惊”,是反射弧太长了,还是戏精附体?是后知后觉,还是玩公关套路?
按理说,直营模式管理要比加盟模式规范得多,不应该出现这些问题。但此次这一系列的食安问题,背后也折射出星巴克企业内部的诸多管理漏洞。
星巴克从管理人员到员工在食品安全上麻木不仁,管理人员甚至主动违规、带头篡改保质期,严重缺乏职业道德和对消费者健康的起码敬畏。
这类乱象是存在已久的潜规则,能被扒出并曝光并非偶然。对习焉不察的违规操作“深感震惊”,是否恰恰说明其检查与风控机制有些时候形同虚设?
肆
要知道,星巴克虽然实行更为先进的经营模式,但对于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也有着严格的考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折不扣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及时报废过期食材,那么将大大影响门店的绩效。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门店自然免不了铤而走险。
而星巴克内部监管模式的失灵,更使得门店有恃无恐。
实际上星巴克并非第一次被相关部门处罚,工商信息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徐汇区、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深圳市场监管局盐田监管局,分别对当地星巴克店行政处罚,多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今年11月24日,由于星巴克咖啡(深圳)有限公司盐田壹海城二分店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月饼,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在互联网投诉平台上,也有多名消费者曾投诉称食用星巴克产品出现不适症状。而在黑猫投诉上,星巴克投诉量累计已达到1252条,但无一被受理。
对于媒体曝光的问题,星巴克绝不可仅仅把锅甩给个别门店,而需要反思自己的内控机制和企业文化。作为一家跨国企业,不能只想着一味扩张,追求效益最大化,而需要不断检视企业管理中暴露的弊端。
不同门店相继栽在“使用过期食材”上,是否与其报废过期食材会影响门店绩效的考核方式有关?这些深层次和机制性问题不正视,就不能排除舆情过后依然故我的可能。
对此,人民日报评论称,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最起码尊重。红线不能碰,底线不能破。
“金标准”绝不能只是宣传的口号,“飞行检查”更不能沦为走马观花的形式。这一事件也启示我们,食品安全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我们希望相关企业能正视并反思自身内部监管模式的失灵,也期待监管部门拿出更严密的举措,倒逼企业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伍
饮品做的是入口的生意,无论到何时,食品安全问题都应该是品牌的一条红线,不可触碰。同时,对饮品企业来说,开展食安自查与监督,也刻不容缓。
此次食安问题,暴露的不仅是星巴克企业内部管理的漏洞,更折射出连锁餐企的管理之殇。
前有胖哥俩肉蟹煲用隔夜死螃蟹,后有吉野家麻婆豆腐饭用酸臭肉沫,最后连星巴克也沦陷了,食品安全是餐企永远的红线,任何一家餐厅都要警钟长鸣!
当然,相比其他餐饮企业,饮品行业的食材管理、现场制作流程要复杂得多,仅仅靠企业的自律,恐怕难以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所以,还是需要相关部门拿出更多办法,在监管规则上做出更多细化,在监管手段上不断创新,如此才能倒逼企业严格守法,通过使其敬畏法律来达到敬畏食品安全的目的。
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出现如此低级的问题,事后还如此傲慢的咖啡,你还愿意为它买单吗?
这一次,会是国产咖啡品牌的机会吗?
参考资料:
《星巴克大翻车?回应来了》,澎湃新闻
《星巴克的“震惊”令人震惊》,央视网评
《隔夜蛋糕继续卖,星巴克道歉了!》,钱江晚报
《星巴克“使用过期食材”被卧底曝光!背后是深层次的管理漏洞》,职业餐饮网
《食材过期继续卖,保质期随意改!2家星巴克停业整改,公司深夜道歉!人民日报:提供过期产品,品牌再大也不可能长久保鲜》,每日经济新闻
喝咖啡原本是异国他乡的一种日常饮品生活习惯,最为常见的就是速溶咖啡,其价格比较亲民也较为大众口味,早上咖啡搭配面包,一整天都会精神抖擞。早些年咖啡文化刚进入中国市场后,因为新颖,确实让喝咖啡成了一段时间的潮流。而在中国人眼里还是比较钟爱饮茶
文章来自站内生活家 10110hhh之前看了一下zdm以及一些公众号里关于信用卡喝星巴克的各种攻略,发现如果要天天喝星巴克的话,全套操作大概需要办理十几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有一些卡还是比较高端的。个人感觉天天喝星巴克的情况得看人,但为了星巴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自五月传出消息以来,美国时间8月28日,雀巢和星巴克正式宣布完成交易,雀巢以71.5亿美元收购星巴克零售咖啡业务,永久性授权雀巢在全球范围内星巴克咖啡店之外销售星巴克零售和餐饮产品。根据官方网站消息,该协议涵盖了星巴克的包
一说到星巴克,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吧,毕竟它在全世界都非常的有名。星巴克是美国的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也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旗下零售的产品就有三十多款呢,而且都是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还有很多新鲜美
昨天,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一则消息刷屏?星巴克致癌?就是你知道的那个星巴克就是你知道的那个癌症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缘起于3月30日,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的一则报道——美联社报道称,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裁决,星巴克和其他几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
每经编辑:黄胜据北京日报,近日,北京街头出现不下车沿街取咖啡服务。用户点单后途经店铺时不用下车,摇下车窗就可以从路边等待的店员手中取走咖啡。据了解,这是高德和星巴克联合推出的咖啡沿街取服务,用户在导航规划的同时可以在地图上选择最顺路的店铺下
8月8日,雀巢宣布与星巴克结成的全球咖啡联盟正式发力中国市场,面向中国消费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Starbucks At Home)”系列产品,以及为店外饮用场景提供的 “星巴克咖啡服务(We Proudly Serve Starbu
街头巷尾的星巴克咖啡店里面,端着咖啡,前面放着亮着苹果LOGO的笔记本电脑再拍照发微博的人比比皆是,而从2015年3月开始,这些人的笔记本电脑将会逐渐变成新的,更轻更薄的,12寸屏幕的新MacBook,只可惜这新款的LOGO不会发光了。言归
经常泡星巴克的人应该对他们家的产品不是特别陌生吧,什么时候有新品售出,应该都是第一时间知晓。。这不,作为星巴克控一员,最近在instagrams又看到台湾的Starbucks将日本最受欢迎的抹茶及原味布丁引进台湾。另外,还推出了6人装的「S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言 新茶饮赛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来自云南的区域茶饮品牌“霸王茶姬”选择逆势扩张。近日,霸王茶姬宣布,将在今年12月新开205家门店,全球总门店数已达到1050家以上。壹览商业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开店数量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涂梦莹【追光者2023】过去的2022年,消费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从年初的消费融资热潮退去,再到年末的烟火气回归。这一年,消费企业参与了这个世界的变化,见证了离开,也迎来了相聚。时至2023年,时代周报关注行
来源丨创业邦(ID:ichuangyebang)作者丨赵晓晓编辑丨昝立永图源丨霸王茶姬刚听到霸王茶姬这个名字的人,极少会把它和奶茶联系到一起。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啊,是电影《霸王别姬》吗?”创始人张俊杰一手导演了一个国风新中式茶饮。他没怎么
随着新茶饮赛道品牌越来越多,整个行业的内卷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在 2022 年初,在国内市场走高端路线的喜茶和奈雪的茶都纷纷采取了降价策略。为了尽早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也为了躲避内卷,许多奶茶品牌早在国内奶茶渐成风口之时,相继选择出海。这里面既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言 咖啡和茶饮这两个原本关联度不高的消费品,正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近日,茶饮品牌CoCo都可宣布,自2月1日起,全国有咖啡的门店现磨美式降价至3.9元/杯,生椰拿铁降价至8.9元/杯。在CoCo都可的原菜单中,
咖啡加速内卷,价格底线在不断拉低。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萧杰咖啡品牌越来越卷。随着瑞幸、库迪咖啡的疯狂开店,十元以内就能喝到多种口味的咖啡。为了突破增长瓶颈,在很多县域“下沉”地带,都有了瑞幸和库迪的身影。而星巴克和